论扬州画派的产生的历史原因
 

武羽竞

清代初期,社会趋于繁荣,政权逐渐稳定,在万商云集的扬州的画坛上出现一个崭新的艺术流派,这便是为人们津津乐道扬州画派。扬州画派是对我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扬州的盐业进入鼎盛时期,富裕的盐商们热衷于附庸风雅,因此在扬州形成了对绘画艺术品的强大购买力。当时在扬州画坛上活跃着一批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金农、黄慎、郑燮、李鳝、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等人。他们在生活阶层、艺术观点、绘画风格上都有着相似相通之处,遂慢慢形成了一个新流派——扬州画派,习惯上称之为“扬州八怪”。这些画家大多出身于知识阶层,有的科举出身后来厌弃官场,更多的是一生布衣百姓,都为了卖画谋生而踏上扬州路。他们的绘画作品注重抒发心灵、标新立异,与当时的社会正统审美规则相去甚远 ,起初被视为异端,世人以“怪”视之,后来随时代发展渐渐被世人特别是扬州新兴的工商士人层所接受和推崇。 扬州画派在研究、学习传统绘画上不拘泥於成法,即继承了文人画的艺术传统,又在文人画的传统题材中赋予新意,他们以高旷绝俗、清新淋漓的画风出现在清代画坛上,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扬州画派在清代中叶扬州繁荣的商品经济环境里,在明清启蒙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以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独特感悟,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格调。扬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两淮盐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艺术市场的形成以及盐商-特别是徽商的“艺术赞助”等一系列因素都,对这个新生的画派产生了及其重要影响,这种建立在生产和消费基础上的雏形市场机制,对扬州画派雅俗观的潜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全国精英文化的渗透和中原遗民文化的辐射下,扬州画派滋生了具有近代性质的中国人文精神,这对其自身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并最终促成其追求个性解放的艺术思想。在与现实社会抗争中败阵的艺术家们,为了生存和心灵的慰藉,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艺术,有意识地把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自己的抱负以“怪”的风格呈现在作品中,继而创作出惊世骇俗的艺术精品。扬州画派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一批艺术家,是中国本土艺术中创新精神的一个集中体现。通过对“扬州八怪”所处历史现状的梳理,从文化、经济、思想等多个角度立体的再现他们生存的真实空间,从而客观的分析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思潮等对其艺术发展造成的影响,最终发掘扬州画派绘画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扬州画派和扬州

探究扬州画派的产生,我们不得不去了解一下他的诞生之地——扬州。扬州乃我国古“九州”之一,自隋唐以来,即以经济繁荣而著称,是东南沿海的大都会和全国的重要贸易中心,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大运河货入船出,市嚣鼎沸,也因为地处江口,自古就是“淮盐”总汇集散之地。似乎是受了这是南北交通要塞刺激,扬州从古到今生机勃发,商业繁荣,人文荟萃。清朝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泰民安,百废俱兴,扬州以独特地理位置一跃成为江南经济重镇,吸引了各地画家聚集于此,渐成气候以致画派的形成。

清朝的中期,是清廷统治的全盛时期,商品经济日益发达,沿海的很多城市变得富裕起来。当时扬州还是两淮盐运使署的所在地,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的大盐商无不聚居扬州。高额的利润,使得盐商成了巨富。因此,扬州经贸的发达,主要是依靠这批发财的盐商。他们拥有相当的财富之后,为了装饰住宅庭院以及弥补自身文化的空洞而购买收罗书画。扬州有此民谚:“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扬州富商不惜重金购买书画,导致了书画市场的繁荣。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画家聚集扬州,“据李斗《扬州画舫录》中不完全记载,从清初至乾隆末,扬州本地区的和从各地来的知名画家,就有一百几十人之多” 扬州画派画家都曾胸怀抱负,出仕则期望有所建树,绝意宦途则洁身自好,不苟同流俗,以清高自我标榜。然而现实是严酷的,他们愤世疾俗却又摆脱不了对官商的经济依附,不得不妥协以求生存,因此经常处于极端痛苦之中。在当时特定环境下,扬州画派与扬州的盐商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关系。盐商虽然富有,但是在封建社会中商人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为封建官僚和文人学子所不齿。为了争取社会地位,商人们开展一些风雅活动,以金钱与书画家密切交往,而贫困潦倒的生活现实,使本来对盐商没有好感的扬州画派画家,不得已和盐商携手成为朋友了。扬州的商品化现实与文人的清高骄傲发生冲突所引起的心理矛盾,同时也挑动起画家们的创作激情,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商业目的而进行自我表现,绘画商品化的挑战使得他们的艺术性格更加鲜明。由此可见,扬州画派的出现,与扬州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经济的繁荣,也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兴盛。

这些居住在扬州的画家们,突破传统,行为无拘无束,以当时的社会眼光来看,几乎是一股怪异之流,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的作品,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这时的中国绘画受到保守思想的笼囿,以临摹抄照为主流,画坛缺乏生气。这一萎靡之风激起有识之士和英才画家的不满,在扬州便出现了力主创新的大画家石涛。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无法而法”的口号,理论和实践“开扬州一派”,稍后,孕育出了“扬州八怪”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群体。扬州画派画家提出要创造“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正是他们不受成法和古法的束缚,打破当时的僵化局面,给后来的中国绘画带来新的生机,影响和哺孕了后来像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大师。所以说,正是也只有扬州这个繁荣的城市,才能给当时的文人墨客以展现自己的舞台。扬州画派建立了扬州文化的特殊格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绘画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一种非常卓越的地位。

扬州画派是我国绘画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个重要绘画现象,它的形成与清朝扬州的商品经济发达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扬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及会话的商品化就没有扬州画派。扬州画派的艺术既是建立在中国文人画的传统基础上,也是建立在扬州这一特殊地域历史背景和绘画商品化的现实基础上,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具有独创精神的文人画。

扬州画派的产生

清初政治环境的变化使扬州画派的产生成为可能。从康熙到乾隆的100余年间,是太平盛世。它的显著标志是战乱以后的民生凋蔽状况有了改善,经济得到恢复,国力有了增强。国家的疆土统一,朝令达于四边,工商业有了发展。清前期政府对基层社会控制的放松,从清初即已开始,到雍乾时期更加显著,其突出表现是各种徭役的减少,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管理方式的革新,以及百姓生活环境的改善,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弊政,在这个时期逐渐获得革除。百姓迁徙自由的扩大,在客观上产生了两个重要后果:一是大量无地少地民众迁往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开发;二是大量人口流往城镇地区,特别是中心城镇地区,使清朝非农业人口急剧增加,工商业因此获得大批廉价劳动力,商品(包括农产品)的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条件日趋成熟。 而这些极为日益繁荣的扬州提供了充足的劳力又使大批文人墨客自由寄集居扬州成为可能。

另外,清廷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不进行严格干预。安静自然一直是清廷十分推崇的为政之道,其核心内容就是政府不能过多干预百姓生活。这种顺其自然的为政思想,就使普通百姓在较长时间里享有比较宽松的生活环境。此时大规模的民族冲突得到缓和,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时期。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江南一带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也是越来越好。扬州地处当时经济中心的江南地区,毗邻京杭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枢纽之一。有得的地形促进了扬州商业的发展,盐业成为扬州经济的最大行业,极大带动了扬州的经济发展,亦吸引了人批商贾聚集扬州,形成一座富足繁华的商业城市。百姓在物质富足的基础上,在精神领域也有了大的需求,这为商品画在扬州的流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清前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市场对艺术品的需求增加,商品经济地发展为清前期中国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变化,商人和作为四民之首的士人阶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士商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社会界限,不少重要知识精英都有从商的社会背景,许多重要的学术活动直接得到了商人的资助,知识界和商界联系的加强,不可能不对社会观念形态产生影响,清前期社会观念的多元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经济变迁的重要产物。扬州商业的发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富裕起来的市民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附庸风雅也成了他们满足精神的方式和途径,必然刺激了绘画艺术市场的空前活跃。普通市民的生活环境、教养程度决定了他们平庸的思想和艺术喜好,大都倾向于花前月下,扬州画派画家在艺术观念上,有相近的主张和追求,也兼顾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不拘泥于诗规画矩,乃是情理之中的事。在这种现实条件下,扬州画派以敢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突破了文人画在创作和作品评价上的‘雅俗’标准,把文人画从逃避现实、脱离生活,引向关心现实、注重生活”。标新立异,直抒胸襟。他们反对蹈袭模拟,十分注意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他们离市民很近,画市民喜欢的东西,画有生气的东西,画可爱的东西,画独特的东西,与市民亲近的生活题材以及他们的活跃思想、独创性、无拘无束的民间作风,深得扬州市民大众的接受和喜爱。从商品观念到绘画思想,对后来的影响都极为深刻,虽然画家的笔下依然追求着文人画意,但是思想已经步入到商业化的平民交易中。

清前期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历史性总结使清前期文化具有集大成的特色,为扬州画派风格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基础。所谓集大成,是指中国文化发展到清前期,许多方面都趋于成熟,传统学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达到了最高水平,各民族文化交流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使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采,带有包容万象的特色,并呈现出新的生机。清前期的学者们,特别是乾嘉学派的学者通过辛勤的劳动,为总结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以往不同,一方面因传统文化高度发达而逐渐呈现出腐朽僵滞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而又再次酝酿着发展与创新,这一特点对晚清以及近代以后中国文化的走向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清前期近两百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完成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这就是结束了宋明理学在知识界的独尊地位,知识阶层的社会观念出现了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反对传统礼教束缚,主张人性自由;反对学术垄断,主张独立思考。这些思潮对文人的社会价值观等都产生了不可忽略地影响,促进了人们对自我的再认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也是扬州画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观察视角形成成为必然。

思想上的自由以及诸多政治上的宽松政策也是西方绘画艺术的借鉴打开一扇门,在清朝的这段时期里,许多来自欧洲的传教士给中国带入西方文明,带来了西方绘画技法和观念。当时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绘画更重视科学性、透视学和人体结构。中国画则截然不同,在结构和透视上往往根据习惯和经验来处理,强调传神和意境,是独特的水和墨与独特的纸碰撞之后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然而,外来的文化空气诱惑着一批具有好奇心的画家,他们尝试着学习西洋画,导致了带有“写生”意味的中国画出现在中国绘画史上。新的艺术思潮形成,活跃艺术家创作思想,刺激艺术家革新激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继承而言,扬州画派则更多地是在发扬明代市民绘画的传统,并且石涛、八大山人的绘画思想很大程度上浸透了他们的头脑。无法而法,依照主观感受表达鲜明个性,自由地表现作品的趣味性,用笔奔放,用色鲜艳。虽然他们的画脱离不了中国文人画传统,但重要的是,因为绘画商品化,他们在艺术上做出了活泼的姿态,做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突破。或者说,他们与当时绘画界主流“正宗派”恪守古法的作风格格不入,把生活中的各类题材带入画中,展现平民巧趣,以个性化的笔墨技巧赋予作品崭新的生命活力,可以说是在石涛八大之后的又一次对传统文人画的革命,塑造了中国绘画的新面貌。

总之清前期政治的相对宽松和思想文化地进步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繁荣,使扬州画家将时代气息注入传统绘画而风格独树成为现实。扬州一城是清朝前期勃勃生机的缩影,发达的市场经济富裕的市井生活和对新生文化事物的好奇与需求,也使得扬州画派这一特殊现象成为必然。

扬州画派的现实价值

扬州画派的绘画作品,今天看来,依然有清新活泼之感,虽然只能代表一种流派罢了。虽然,他们只是一个流派,但是,这又需要有何等的勇气,又付出了多少代价,绘画首先要画出他对事物的认识,这是西方艺术大师的语言;“师古未若师物,师物未若师心”,这是中国艺术大师的语言。有出息的画家要从物象里画出他自己来。这一现象的的出现和社会的接受,关键在于,觉醒的人群日益改变了对于异端的态度。一个特定的时代都有他足以维持统治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回过头来重新看看,往日循规蹈矩的楷模往往成为笑柄,而为前人所指责的怪异则入情入理,闪耀着生命的光辉。立身如此,为艺也是如此。研究扬州画派艺术可以引发对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反思,结合他们的创新精神的实质,为分析中国当代艺术创造力缺失和对当代我们的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学术和借鉴作用。

扬州画派所体现出来的性格及其艺术风格鲜明的作品,看似平常的画面常是溶合着作者精湛的艺术修养。扬州画派画家在研究、学习传统的基础上,不受成法的约束,自由驰骋笔墨,抒发胸怀,以清高绝俗、清新淋漓的画风在清代画坛上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树一代画风,占有重要位置。他们继承了文人画的艺术传统,并在文人画的传统题材中赋予新意。诗、书、画、印浑然一体;在形式技巧上丰富了水墨写意法的表现力,用笔奔放、挥洒自如,在今天看来,依然有清新活泼之感。他们反对拟古主义,坚持开辟自己的艺术道路,他们不受文人画桎梏,从创作题材上,打破“梅兰竹菊”的程式,技法上亦不拘于古人,借画喻世,鞭挞现实,由于受到市民文化的影响,他们绘画更近人间烟火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明清之际,画风日颓,由于皇室贵族的宠爱,师古拟古之画被尊为主流,清初四王,多属达官,并兼画人,他们绘画题材狭仄,笔色浓润,摹仿逼肖。虽然画出的只是一种未敢越雷池一步的自己,但是他们的影响遍于各地画坛,把中国的绘画艺术引入了被程式左右的困境。明末青藤白阳为后来者打开了一扇新的门,四僧渐江、石谿、石涛、八大的艺术是更是给后来者铺平了道路,扬州画派等画家所形成的新颖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辉的关注以及平民对于生活的见解,为后代艺术的长足发展拓宽了道路。

毋庸置疑,扬州画派是我国绘画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个重要绘画现象,它的形成与清朝扬州的商品经济发达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的艺术既是建立在中国文人画的传统基础上,也是建立在清初繁荣的扬州绘画商品化的现实基础上,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具有独创精神的文人画。成批量的具有独创精神的画家出现往往和政治相对宽松及商业文化的繁荣有密切关系。扬州画派的绘画主题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雅俗共赏的形式,以注重生活的态度来赋予艺术作品生机,并且在绘画中刻意加强自己的个性、表达感受和寓意的含量,使作品有着活跃的气氛和鲜明的风格特征。这种绘画思想,对后来的影响都极为深刻,虽然画家的笔下依然追求着文人画意,但是思想已经步入世俗化的平民生活中。扬州画派艺术观突出的个性表现,风格独创,赋予了作品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他们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态度,他的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绘画。扬州画派是一个在艺术上始终保持着高水准的画家群体,他们的变革创新精神,独具表现力的高度技巧,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波及后世。远到海上画派,近到齐白石、陈师曾、徐悲鸿、潘天寿等绘画大师,无不受到他们艺术的陶冶和影响。 

扬州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一批艺术家,在清代中叶扬州繁荣的商品经济环境里,在明清启蒙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他们以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独特感悟,在艺术创作中以叛逆、创新的精神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格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天津画院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 津ICP备09008928号-1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保山西道261号
技术支持:北方网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