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中国画的两次变化
 

尹燕杰

高手一般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石鲁的艺术生命不算长,1950年,石鲁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中国画创作,到1981年,31年时间。中间有两次比较大的变化,基本上是十年一次大变化,穿插各种小变化,这在他同代艺术家中,是比较少见的。

1950年—1957年,石鲁基本上是用四十年代在延安锻炼的素描功夫在画中国画,方法和徐悲鸿的融合方法差不多。初期画得较为稚嫩,后来在印度,画出了一批的人物写生作品,其精彩程度,超过徐悲鸿、蒋兆和这些中西融合派的名家,反映了石鲁非同一般的才能。

1957年—1963年,这6年,是第二个阶段。前一阶段,他和赵望云朝夕相处,同时印度艺术较强的民族特色,对他刺激很大。他开始尝试抛弃中西融合的形式,使用较为纯粹的传统办法。变化的标志是1957年的《高山放牧》,这张画他自己也比较满意,到晚年还挂在画室墙上。当时出版不发达,石鲁大概只能看到一些《南画大成》之类的珂罗版画册,从他留存的画稿来看,他对四王、石涛、龚贤等都做过尝试,他的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强,基本上是一上手就抓住核心,好像昨天还在用融合方式,今天就完全变成了传统笔墨。1957—1963年,是他的绘画成熟期。他的技法来源,其实主要是赵望云。色破墨、用赭石表现阳光这些一般认为石鲁独创的办法,其实赵望云已经用过了。赵望云和石鲁的绘画理念,有点接近宋画理念。他们的主要技法,其实和郭熙的办法差不多,看看石鲁画《延河饮马》的一张草稿,就可以知道。《转战陕北》画得有些拘谨,1960年的《高原放牧》、《逆流过禹门》、1961年的《丹峡映碧流》应该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可能也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

1964年直到他去世,是第三个阶段。一般认为石鲁绘画的第三阶段从1970年开始,以他改造五十年代印度写生的作品为标志。风格变化的原因,多归于政治运动影响。其实他1964年创作《东渡》时,已经显现出非常不一样的特征,就是用笔由之前的“圆浑”变得“尖刻”了,1965年的《桑山行》系列作品,这一标志性特征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六十年代中期,是石鲁个人语言符号确立的时间节点。变化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源于他对传统绘画的进一步认识和主动深化追求,而不是外部因素。这一时期,石鲁绘画有两种结体方式,一种粗体、一种细体。这一阶段水平最高的作品,应该是表现华山的系列作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天津画院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 津ICP备09008928号-1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保山西道261号
技术支持:北方网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