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礼物
 

  日前,天津画院接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来自大洋彼岸的8幅重彩画作,这些画作是我院已故女画家张希苓先生的代表作品。

  张希苓先生生前不仅是天津画院专业画家,也是1979年天津画院的组建者之一,2019年8月病逝于美国南加州。在老艺术家去世一周年之际,其子郭予群先生将她生前的8幅代表作品从美国寄回国内,无偿捐赠给张希苓先生曾工作过的天津画院,随画而来的还有郭先生的亲笔书信,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老画家对天津画院的殷殷情怀和对画院未来的良好祝愿。

  张希苓先生出生于天津一个望族家庭,书香门风让幼年张希苓得到了很好的艺术熏陶。然而,5岁时父亲离世家道中落。其后,窘迫困苦的生活伴随着她的童年,研习书画成为慰藉她内心的唯一寄托。17岁时,张希苓参加了革命,并在华北局党校学习深造,因擅长书画,毕业后分配到华北人民出版社工作。1953年,张希苓考入中央美院,授业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诸师,在理论和绘画技艺方面打下了坚实地基础。她深入研究民间艺术及宫廷绘画,广泛尝试各种风格题材的创作。在天津美协创委会工作期间,与孙克刚、孙其峰、王颂余合作的国画《建设密云水库》参加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上世纪八十年代,纯朴的民间艺术再次引起了张希苓的浓厚兴趣,她先后走访山东、河南、四川、陕北等几十个地方探访民间艺人,临摹石刻、剪纸等民间艺术,广泛吸取其他艺术门类营养,创作出了一批与以往面貌不同的作品,《童趣》《白兔好》《庆丰年》《双驹图》等,逐步形成了她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绘画风格。先后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年画展,第六、七届全国美展。1988年,张希苓参加“丝绸之路考察团”,沿着丝绸之路跋涉千里采风,敦煌莫高窟、新疆库车千佛洞令她心醉神迷。新疆辽阔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当地少数民族开朗豪放的性格,燃起了她创作的灵感和激情,画风也变得富有装饰趣味和民间风格。随之创作出了《塔吉克姑娘》《雪莲》等一批具有独特魅力的肖像作品。先生勤奋一生,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艺术财富。

  斯人已逝,手泽存焉。张先生虽几经波折磨难,却始终不忘对美之探求。愿先生在天堂依然安详快乐。(文杰撰稿)

  后附8幅捐赠作品

清醇(1993年) 71.7×59.8cm

吐鲁番的小米拉(1989年) 52×50.3cm

凝眸(1989年) 64×64cm

天宫伎乐之一(1991年) 51.8×50.8cm

天宫伎乐之二(1991年) 50.8×50.2cm

迎风飘香(1996年) 51.9×51.5cm

并蒂莲(1994年) 52.1×51.8cm

真淳(1992年) 52.9×51cm

张希苓画集 2003年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天津画院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 津ICP备09008928号-1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保山西道261号
技术支持:北方网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