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德国画展归来谈体会
 

中国网访谈 陈英杰

2010-10-08 14:30   来源:新闻中心-中国网


  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畅谈天津画院赴德国办画展的体会
  嘉宾:天津画院党组书记 陈英杰
  简介:金秋九月,天津画院应邀在柏林举办“时代丹青东方魅力—中国 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这次展览,集结了天津画院22位画家的近50幅最新绘画作品,围绕着“宣传天津文化艺术、推进中德文化交流”的主旨精神,以艺术为桥梁,融中西、汇古今于一体,将当代中国绘画全面、立体的展现在了德国观众面前,在德国柏林营造了一道靓丽多彩的“中国艺术风景线”。此次展览,在天津、柏林两地的社会各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展览期间,两地美术界人士还举办了中德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加强了天津、柏林之间的文化联系。
  [中国网•滨海高新]: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陈书记,您好!
  [陈英杰]:你好!
  [中国网•滨海高新]:金秋九月,天津画院应邀在柏林举办“时代丹青 东方魅力—中国•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您可以谈谈这次画展的一些具体情况吗?
  将当代中国绘画立体的展现在德国观众面前


  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畅谈天津画院赴德国办画展的体会
  [陈英杰]:我们天津画院这次在德国举办了美术作品展,一共集结了我们天津画院22位画家将近50幅作品,为了宣传天津的文化艺术,推进中德文化交流这样一个主旨精神,以艺术为桥梁,融中西、汇古今于一体,将当代中国绘画全面立体的展现在德国观众的面前。这次展览可以说是在德国营造了一道靓丽的中国文化风景线,在天津和柏林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新闻媒体和德国的新闻媒体对我们的展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关注,比如中国网、新华网、人民网、《天津日报》、《今晚报》等二十多家新闻媒体都分别给予了报道。这个展览作为中德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也受到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支持和帮助,展览期间,两地美术界同仁还进行了两地文化交流,交流绘画艺术,加强了天津和柏林之间的文化联系,总而言之,这次展览非常成功。我们一行13人,我带队,另外有10个画家,还有2个工作人员,从始至终大家可以说是在非常紧张有序、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中进行的,非常顺利、非常圆满。这次展览得到了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宣传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使我们这次展览得以成功举办,在此,我感谢各级领导,也感谢广大网友对我们天津画院的大力支持与厚爱。
  [中国网•滨海高新]:据说,咱们这次画展的成功举办也有赖于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支持和帮助,是这样吗?
  [陈英杰]:是,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对我们这次展览非常重视。大使馆公使前参赞李念平同志出席了隆重的开幕式,在会上介绍了我们中国画的一些情况,对天津画院这次到德国柏林表示热烈欢迎,开幕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9日下午,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吴红波特地从外地赶回柏林亲切接见了我们全体画家,与我们一起座谈了将近50分钟。吴大使是一个德国通,对德国的人文环境、德国的国情都非常了解,并且他对文化艺术也是情有独钟,他向画家们介绍了德国的风土人情,讲到了中国艺术在德国巨大影响。由于中西方的交流不够,特别是我们的绘画艺术,德国人对我们的艺术确实不是非常的了解。吴大使讲:“这是一次很好的文化交流活动,现在正值中德建交30周年这样一个很好的契机,大使馆想在建交30周年搞一个中德文化年的系列活动,你们来的正是时候,你们这次的画展为这样一个系列活动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我们增加了很好的资源。天津市能把你们这些画家派出来也是对我们使馆工作的一种支持,是对中德文化友谊交流的一种贡献。”他说,德意志民族在欧洲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做人干事非常严谨,也非常富有个性,他们民族的这种性格特征使他们的电子、钢铁等产业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德国也是一个文化大国,出了不少的文化名人,包括画家,我们这次去了以后参观了德累斯顿国家展览馆,那些绘画确实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我们画家看了以后都感到非常震惊,这对我们画家的创作也是一种帮助,大使讲了很多,包括中德文化交流,甚至对我们的画家也提出了很多殷切的希望,邀请我们的画家在德国多走一走,多看一看,搞搞采风、写生,在继承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艺术特点,丰富我们的绘画艺术。那天的座谈会对我们这些画家启发很大,使我们有了很多收获和体会,我们一定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多作贡献,让我们天津的文化艺术事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柏林“时代丹青东方魅力—中国 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开幕式。

柏林“时代丹青东方魅力—中国 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一角。

柏林“时代丹青东方魅力—中国 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一角。

柏林“时代丹青东方魅力—中国 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一角。

柏林“时代丹青东方魅力—中国 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一角。

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在“时代丹青东方魅力—中国•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上与德国观众亲切交流。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后排右四)和天津画院画家在一起。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亲切接见天津画院领导、画家并座谈。


  中西方文化交流沟通是一种大势所趋

  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畅谈天津画院赴德国办画展的体会
  [中国网•滨海高新]:那么,这次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画展与以往在国内举办的画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陈英杰]:由于环境不同,受众不同,所以它和我们国内的画展有些地方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 比如说开幕式,我觉得它这个开幕式就有当地的特点,我们平常搞的画展开幕式主要流程是领导讲话、 剪彩、参观,而它这个开幕式别具一格。很简单,有一个主持人,这个主持人还是咱们天津的姑爷,他 夫人是咱们天津人,他曾经在天津工作过,这次去了以后与我们一见如故,另外请了两个乐手,一个二 胡、一个古筝,整个开幕式沉浸在民族乐器和中国绘画这样一种和谐、包容、美妙的氛围当中,很有品 位。时间不长,开幕式就两个小时,我做了一个简短的致辞,代办做了一个欢迎辞,接下来就是参观。 德国观众对咱们的绘画看得非常仔细、非常认真,我们这个团去了三个女画家,整个被德国观众包围了 ,走到哪他们跟到哪,询问绘画艺术,我们这些画家也都很耐心,从宏观到微观、从创作构思到笔法, 一一的给他们讲解,德国观众连连点头。其中有一位德国观众用汉语对我说,他也来过天津,在南开大学讲过学,他说,“中国绘画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中国绘画到德国来办展览,不像其他的艺术,它不需要翻译,我们一看就懂,它有一种天然的沟通渠道,让我们一看就可以欣赏,不懂中国话也可以看中国画。”他讲的很深刻。我觉得德国观众非常友好,都静静地在那里看,静静地在那里品,不时地询问我们的画家,我们的画家都站在自己的作品旁边,构成了文化交流的良好氛围,既展示了我们中国的文化特点、文化底蕴,同时也加深了我们中国画家和德国观众之间的友谊,加深了中德人民之间的友谊。
  [中国网•滨海高新]:让您这样介绍,是不是可以说我们中国画走进德国受到了很高的赞誉。
  [陈英杰]:对。展览第一天晚上,有近千名德国观众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参观我们的画展。这次画展是由中国文化部下属的中德文化中心举办的,场地不是很大,但是很整齐、很美观,那天可以说是观众爆满,轮流进场观看,当日《柏林日报》刊登了消息,热情赞扬我们这次展览水平高。德国观众对我们 这次展览也是好评如潮,当场有很多观众拍照,也有很多表示了购买的意愿。他们感到中国画很神奇,不像油画,油画很具象、很写实,而我们的中国画很抽象、很有意蕴,并且我们中国画与西画所用的材料也不一样,我们中国画就是一张宣纸、一支毛笔,这么简单的材料就能画出这么好的画来,这令他们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他们就提出希望我们现场展示一下,我们有些画家就在那里边讲解边演示。我们这次去带了三个资料,第一个资料就是我们天津改革开放的介绍,叫“亮点天津”,第二个资料就是中国画介绍 ,简洁的把中国画的历史,中国画的材料,画家的创作过程做了一个简单明了的介绍,第三个资料就是22位天津画院画家的介绍,他们的作品,他们的风格,他们的特点,我们做了这样的三个资料,在参观的过程中,观众们可以随时看我们这些资料,这些资料既简洁,同时也很明了,我们用中文、英文、德文三种语言字幕进行介绍,这样一来,观众们都能看得懂,所以说这次展览很受德国的大众的欢迎,这说明中西方文化交流沟通是一种大势所趋。

德国观众在和天津画院画家武欣交谈。

德国观众在和天津画院画家张运河、王立宪交谈。

德国观众在和天津画院画家进行艺术交流。

柏林“时代丹青东方魅力—中国 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一角。图为天津画院画家任欢与德国观众艺术交流。

  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畅谈天津画院赴德国办画展的体会



  天津画院赴德办画展是一次考验、一次检阅

 

  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畅谈天津画院赴德国办画展的体会
  [中国网•滨海高新]:这样看来,这次展览不仅是艺术的交流,更是城市和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
  [陈英杰]:对。观众当中有很多是曾经在中国工作过的,但也有一部分不会说中国话,对中国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对天津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天津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我那天在开幕式上介绍了我们天津,是一个中国北方沿海的大城市,有着一千多万人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天津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在场的观众听了以后,不仅感到很惊讶,而且对天津非常感兴趣,都说有机会一定要到天津看一看。那天在场的德国观众,还有很多都是德国很有影响的大人物,比如德国外交部助理国务卿马库斯•埃德尔、德国西门子公司与博世公司驻中国地区代表海尔姆特•艾伯特斯、丹麦外交部商务参赞罗尔夫•哈格曼等许多政要、社会名流与文化艺术界人士,我想我们中国的影响正在扩大,尤其是通过文化交流,天津的影响也在扩大。
  [中国网•滨海高新]:对于咱们天津画院这次德国柏林画展的成功召开,您个人有什么感受呢?
  [陈英杰]:这次到欧洲办展,对于天津画院来说,我们是整体包装。天津画院第一次走出国门,我的感受真的很多。原来我们的画家随团到国外去过,但多数画家没有出过国,他们到了国外以后感到有很多和我们国内不同的地方。通过这次办展,有很多德国的企业家和在德经商的中国人找我,提出将来建立合作关系,在德国建立一个写生基地,或者搞一个什么公司。当然,有些事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但是通过这次展览我感觉构建了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起码我们天津画院和西方文化已经接上轨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另外,我们搞了一个文化交流现场会,很多的德国艺术界的朋友赶来,在参观的过程当中和我们的画家切磋艺术。我们的画家也从德国艺术家的身上吸收了不少的经验,特别是我们参观了德国的柏林展览馆和德累斯顿美术馆。德累斯顿美术馆是世界三大美术馆之一,我们画家看了以后感到西方的文化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很多作品是我们在教科书上看不到的,这次接触了以后,我们的画家感触很深,既要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也要借鉴西方的艺术特点来丰富我们的创作,开阔我们的视野,我就感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画家来说就是开阔了视野、锻炼了队伍。这次展览,我们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做准备了,举我们全院之力把这次展览办好,不管是出去的,还是留守的,大家都非常高兴、非常积极主动的把各项工作做好,这样保证了我们展览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没有耽误其他的工作,发扬了团队精神,我想这对我们画院来说也是一次考验、一次大的检阅。通过这次展览,我感到我们天津画院的整体力量还是很雄厚的,不光是艺术,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实力都是有的。我们充满了信心,在今后的工作当中 ,我们还要发扬这种团队精神,发扬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品格,推动天津画院的发展,为天津市的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国网•滨海高新]:非常感谢您的做客,希望咱们天津画院能够组织更多展示天津文化、展示中国艺术的活动。
  [陈英杰]:好,一定不辜负各位网友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非常感谢大家。
  [中国网•滨海高新]:感谢各位收看,再会。
  (主持:张鸾、文字统筹:王富杰 国家一级作家)

  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在“时代丹青东方魅力—中国•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上接受《人民日报》驻德记者采访。

  德国观众和天津画院画家王立宪切磋艺术。

  天津画院画家在德国进行绘画交流。

天津画院画家武羽竞在德国进行绘画交流。


 
  柏林“时代丹青东方魅力—中国 天津画院美术作品(柏林)展”一角。


 
  天津画院党组书记陈英杰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实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天津画院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 津ICP备09008928号-1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保山西道261号
技术支持:北方网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